稳外贸:政策加速落地 企业寻机突围
发布时间:2020-05-22 08:05:31
来源:陕西日报
进入3月,受疫情在全球快速蔓延影响,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,外贸形势更加严峻。接单难、履约难、国际物流不畅、贸易壁垒增多等诸多问题给外贸企业带来更大挑战。上半场“缺人”,下半场“缺单”,外贸行业复苏格外艰难。
经济要回暖,外贸不能凉。陕西如何积极应对、攻坚克难,打好政策“组合拳”,稳住外贸基本盘,推动全省外贸高质量发展?这不仅考验着外贸企业,也考验着各级政府部门的应对能力和服务能力。
5月14日,在西安唯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取车间,工人正在启动浓缩设备
优化服务 为中小企业排忧解难
西安唯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唯奥)总经理刘刚.近一直很忙。一季度公司订单不降反升,同比增长了4倍多。
该公司生产的植物提取物芦荟凝胶和芦荟汁是制造洗手液的原料,受疫情ω影响国外洗手液需求大增。看到市场商机,唯奥迅速调整产品结构,加大芦荟凝胶等杀菌产品的生产和推广,并将之延伸到洗手液成品生产。“前不久沙特和加拿大的客户委托我们做洗手液,我们已将原料发到广州,与当地一家工厂合作生产洗手液。”刘刚告诉记者。
同时,唯奥重视研发与技术革新,今年还招收了不少经验丰富的外贸人员,扩充了公司的人才储备。“今年,我们将重点开发印尼、越南等东南亚市场,通过成立办事处和分公司拓展出口贸易。”刘刚说。
虽然订单不少,但刘刚仍然有些担心,担心产品出口货款收不回来,影响企业资金周转。恰在此时,中国信保和中国建设银行联合推出针对⊙小微外贸出口企业的融资产品“信保贷”,解决了他的后顾之忧。唯奥还通过国际贸易“单一窗口”线上申请出口融资,很快获得了近100万元贷款。
“今年,我们扩大了小微统保平台参保范围,可参保企业出口额条件由原来的100万元至3000万元,调整为30万元至4000万元,目前已吸纳370余家小微出口企↓业参保,同比增长77%;涉及出口额近30亿元,同比增长47%。”中国信保陕西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说,小微企业底子薄,抗风险能力弱,为此公司专门设立了小微企业专属服务团队,实施针对性阶段性降费措施,对全省小微出口企业主动降费30%,减轻企业成本负担。
针对大部分小微企业订单延迟、减少甚至取消的问题,省商务厅利用第127届网上广交会扩大覆盖面的时机,积极组织相关企业参会参展,帮助企业获取更多接单机会。同时,加强外贸企业与内贸流通企业对接,支持企业拓展国内市场。
聚焦“一带一路” 助力外贸复苏
目前,受疫情影响,国际市场需求疲软,全球供应链和贸易物流阻断,订单流失和转移,令①外贸行业压力倍增。省商务厅日前对全省1556家外贸企业问卷调查显示,企业在手订单下降的有1114家,占比达73.5%。
据西安海关统①计,一季度陕西外贸出口同比下降12.6%。但同期陕西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的贸易总额却同比增长38%,总值占同期全省进出口总值的17.7%,较去年同期提升4.8个百分点,增速高出全省整体增速37.6个百分点,成为疫情下对外贸易难得的亮点。
据了解,除了三星(中国)半导体有限公司和美光半导体(西安)有限责任公司全球产能布局调整带动我省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进出口高速增长外,面对疫情防控期间航班减少、海路陆路运输受阻的不利因素,我省准确把握中欧班列所具有的运载能力大、疫情防控影响小、可有效承接海陆空运转移货物的独特优势,积极保障中欧班列(长安号)常态化稳定运行,使之成为一条高效的国际运输“黄金通道”。据统计,一季度中欧班列(长安号)从西安往返俄罗斯、德国、白俄罗斯、比利时、波兰、匈牙利、哈萨克斯坦等国家,共开行656列,是去年同期的2.3倍,开行量居全国首位,对于扩大我省对中亚、西亚及欧洲地区出口,促进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。
“一带一路”贸易通畅,无疑给外贸企业的复苏注入了信心与动力。日前出台的《陕西省“一带一路”建设2020年行动计划》明确,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,推进西安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和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等建设;培育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、省级特色出口基地等各类外贸集聚区;加快建设进口商品展示交易分拨中心、跨境电商国际合作中心、加工贸易转移承接中心。
业内权威人士表示,疫情当下,陕西要深度融入“一带一路”大格局,做强中欧班列(长安号),打通拓宽外贸运输走廊,扩大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贸易往来,构筑内陆地区效率高、成本低、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,实现外贸高质量发展。(记者 崔春华)